微脂體與在維他命上的應用趨勢—從吸收效率到臨床應用的革新
大綱:
-
營養素攝取不等於吸收
-
微脂體技術保護營養素、提升吸收率
- 傳統錠劑或粉劑維他命的缺點
- 建議使用脂質體型維生素補充劑的族群
營養素攝取不等於吸收
隨著大眾健康意識提升,補充營養素成為現代人日常的一部分。然而許多人不知道,其實攝取營養素並不等於有效吸收。
以維生素C為例,一旦超過200毫克的劑量,會使腸道吸收效率快速下降,導致攝取再多也無法發揮100%效果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微脂體(Liposome)技術正成為營養補充領域的突破關鍵[1]。
微脂體技術保護營養素、提升吸收率
微脂體是一種由磷脂質雙層構成的奈米級球狀顆粒,具有與細胞膜相似的結構。
最初被應用於抗癌藥物傳遞[2],如今已廣泛應用於營養補充劑的開發。
它能包覆水溶性或脂溶性營養素,保護其不易被胃酸分解,並促進穿越細胞膜進入人體內,達到更高的生物可利用率(Bioavailability)。
傳統錠劑或粉劑維他命的缺點
傳統錠劑或粉劑維他命補充劑在腸道中容易受到胃酸或酵素的分解,尤其對於大劑量維生命C補充者,常見腸胃不適甚至腹瀉。
脂質體包覆的維生素C可直接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,大幅提升吸收率,文獻指出其吸收率可達90%以上,遠高於傳統劑型的15-30%[3]。
除了維生素C外,脂質體技術也廣泛應用於脂溶性維生素(如A、D、E、K)、B群、以及植物性成分如薑黃素、白藜蘆醇、輔酶Q10等。這些成分在體內吸收不佳,但經脂質體包覆後可顯著提升效果[4-6]。
建議使用脂質體型維生素補充劑的族群
身為一名臨床營養師,考慮到吸收效果,我建議以下族群可考慮使用脂質體型維生素補充劑:
-
免疫力低落、容易感冒者
-
術後修復或慢性發炎患者
-
想要美白抗氧化、皮膚彈性改善者
-
高生活壓力者(如輪班、熬夜族群)
微脂體是"吸收"的關鍵,在營養品快速演化的今天,單靠攝取已不再足夠。
如何讓身體"真正吸收"與"有效利用"營養素,才是未來營養與醫療團隊關注的重點。
專文作者:王貝文營養師

參考文獻:
1. Ko, J., et al., Pharmacokinetic Analyses of Liposomal and Non-Liposomal Multivitamin/Mineral Formulations. Nutrients, 2023. 15(13).
2. El Moukhtari, S.H., et al.,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siRNA delivery in cancer treatment. J Control Release, 2023. 361: p. 130-146.
3. Gopi, S. and P. Balakrishnan,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comparison studies on liposomal and non-liposomal ascorbic acid (vitamin C) and their enhanced bioavailability. J Liposome Res, 2021. 31(4): p. 356-364.
4. Chen, J., et al., Development of Novel Lipid-Based Formulations for Water-Soluble Vitamin C versus Fat-Soluble Vitamin D3. Bioengineering (Basel), 2022. 9(12).
5. Lei, W., et al., Synergetic EGCG and coenzyme Q10 DSPC liposome nanoparticles protect against myocardial infarction. Biomater Sci, 2023. 11(20): p. 6862-6870.
6. Li, Y., et al., Nano-Resveratrol Liposome: Physicochemical Stability, In Vitro Release, and Cytotoxicity. Appl Biochem Biotechnol, 2023. 195(10): p. 5950-596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