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他命D的效益與補充方式
大綱:
-
維他命D的健康功效
-
台灣人維生素D缺乏的盛行率
-
維他命D的補充方式
-
維他命D與維他命C合併補充的潛在效果
維他命D的健康功效
維他命D參與免疫系統的調節可促進對抗病原體,充足的維他命D有助提升抵抗力,降低感染風險。而維他命D最為人知的作用是維持骨骼強度,幫助腸道吸收鈣和磷,促進骨質與牙齒的正常發育。
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他命D可降低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風險,以及維持肌肉力量降低長輩跌倒風險。另外,大腦中有許多維他命D的受體,維他命D被認為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。
研究發現,維他命D不足的族群更容易出現情緒低落和焦慮等問題,且血中維他命D濃度偏低與憂鬱症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。維他命D缺乏可能還與心血管疾病、代謝症候群以及某些癌症風險增加相關。
台灣人維生素D缺乏的盛行率
台灣雖然日照時間長且陽光充足,但國人體內維他命D不足的情況十分普遍。一項針對北部地區社區民眾的研究(2013–2017年)發現,若以血中25(OH)D低於20 ng/mL作為缺乏的標準,約有22.4%的受試者屬於維他命D缺乏。
且發現維他命D缺乏在年輕族群反而更為普遍:30至39歲族群的缺乏率高達38.4%且隨年齡增加缺乏的情形反而下降,同時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容易缺乏。
維他命D的補充方式
維他命D與健康息息相關,該如何有效補充維他命D呢?
• 適度日曬:
建議每日於陽光強度適中的時段,讓皮膚曝露陽光約10到15分鐘促進體內維他命D合成。且曝曬時至少要讓身體40%的皮膚表面直接接觸陽光,以有效產生足夠的維他命D。隔著玻璃窗、穿著長袖衣物或塗抹高係數防曬,會影響維他命D的合成。
• 天然食物來源:
維他命D存在於部分深海魚類及動物性食材中,如:鮭魚、秋刀魚、鯖魚、蛋黃和動物肝臟,以及經日曬的菇類。但需留意從食物中獲得的維他命D有限,因此仍需要搭配日曬或補充劑以達到建議量。
• 維他命D補充劑:
對於日曬不足或攝取有限的族群,使用維他命D補充劑為方便有效的方式。成人建議每日攝取量約為15微克(600 IU),70歲以上則建議20微克(800 IU )。
而實際所需劑量與個人情況而異,建議諮詢專業人員適當劑量。維他命D為脂溶性維生素,建議與富含脂肪的食物一同使用以增加吸收。
維他命D與維生素C合併補充的潛在效果
維他命C和D都是維持健康的重要營養素,在建議劑量中一起攝取維他命C和D對某些健康面向有相輔的作用且安全。維他命C與D皆能促進免疫功能,兩者一起補充有防護效果。研究發現,在病毒流行期間同時補充維他命C和D,可減少感染的發生機率。
此外,維他命C與D對骨骼和組織修復各有重要性。維他命C為合成膠原蛋白的必需元素,膠原蛋白為骨骼基質和傷口癒合的重要成分,而維他命D則維持血鈣平衡,預防骨質流失。
研究發現,同時缺乏維他命C和D會導致骨密度下降,增加骨質疏鬆風險。維他命C參與膠原形成,對傷口修復十分重要,而維他命D則可促進皮膚細胞增生,兩者一起攝取可能讓傷口癒合更加快速。對於長者或術後患者來說,維他命C+D的組合或許能提供更全面的支持。
專文作者:
專業:營養師
暱稱:駱可斯
簡介:醫學中心臨床營養師,專長於外科術後、糖尿病、腎臟病與癌症等營養照護,具Monash FODMAP認證資格
學經歷:
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所碩士
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
糖尿病衛教師
腎臟專科營養師
臺北市心血管防治網醫事人員認證
Monash FODMAP trained dietitian
澳洲蒙納許大學腸躁症低腹敏飲食完訓營養師
參考文獻:
Lee, M. J., Hsu, H. J., Wu, I. W., Sun, C. Y., Ting, M. K., & Lee, C. C. (2019).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northern Taiwan: a community-based cohort study. BMC public health, 19(1), 337.
Sempos CT, Heijboer AC, Bikle DD, Bollerslev J, Bouillon R, Brannon PM, et al. Vitamin D assays and the definition of hypovitaminosis D. Results from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versies in Vitamin D. Br J Clin Pharmacol 2018;84:2194-207.
Demay MB, Pittas AG, Bikle DD, Diab DL, Kiely ME, et al. Vitamin 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: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. J Clin Endocrinol Metab. 2024 Jul 12;109(8):1907-1947.
Ahmed, S., Hossain, M., Chakrabortty, D., Arafat, K. I., Hosen, M. J., & Khan, M. M. R. (2023). Impacts of vitamin C and D supplement on COVID-19 treatment: possible patho-mechanisms and evidenc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. The Egyptian Journal of Bronchology, 17(1), 13.
Shakoor H, Feehan J, Al Dhaheri AS, et al. Immune-boosting role of vitamins D, C, E, zinc, selenium, and omega-3 fatty acids: Could they help against COVID-19?. Maturitas. 2021;143:1-9.
Ghadimi E, Rahbar R, Jafarzade E, et al. Effects of vitamin D₃ supplementation on the recovery of hospitalized burn patients: a randomized double-blind controlled trial. BMC Nutr. 2025;11:37.
Ghahremani-Nasab M, Del Bakhshayesh AR, Akbari-Gharalari N, et al. Biomolecular and cellular effects in skin wound healing: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scorbic acid and hypoxia-induced factor. J Biol Eng. 2023;17:62.
He L, Chhantyal K, Chen Z, Zhu R, Zhang L. The association of combined vitamin C and D deficiency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vertebral fracture. J Orthop Surg Res. 2024;19(1):460.